图、文/爱范儿授权转载

让 Mac 回归 「实用」,是苹果进入 M 系列晶片时代後,对 Apple 旗下电脑所做的改变。

纵使有着优秀能效比的 M1 系列晶片,但苹果在设计新 MacBook Pro、Mac Studio 时,依旧从 Pro 级人士的需求出发,并将内部的 Pro Workflow 团队优先级别提高。

於是,我们看到了拥有更强主动散热系统,和散热空间的 Pro 级 14 寸与 16 寸MacBook Pro 以及 Mac Studio。

同时,既然不再一昧的坚持「轻薄」,苹果也针对被人诟病的蝶式键盘、TouchBar 以及较少的扩充埠形态下手改善,让 MacBook Pro 重新变成一台真正的生产力工具,而非「艺术品」。

悄然之间,14 寸 MacBook Pro 已成为苹果当下 CP 值最高的 Mac 产品,而且没有之一,甚至後续的 M2 晶片产品推出後,也未能撼动它的地位。

▲ MacBook Air 主打轻薄,而非效能

从某些方面来说,14 寸 MacBook Pro 可能没有 MacBook Air 那般轻薄,也可能没有 Mac Studio 的超强性能,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当下「最全面」的选择。

如此的趋势可能也极有可能延续到 iPad Pro 这条产品线。

现在的 iPad Pro 有个缺陷:USB-C 接孔

在苹果公布 iPadOS 16 之後,功能上开始与 macOS 看齐,并开始拉开与 iOS 的距离,彷佛 iPadOS 是从 macOS 分化出的系统一般。

同时 iPadOS 16 也强调 「横向萤幕」操作,无论是独立使用或是接上外接键盘,甚至是配合大萤幕显示器 Studio Display「火力全开」之下。

而全新的「幕前调度」这项功能之於 iPad Pro 的重要性,则远超过 MacBook Pro。有了这个功能,让 iPad Pro 接近於一台「个人电脑」,而非是一半生产力一半爱奇艺。

在我们之前的体验中,配合 iPadOS 16 这款全新的作业系统,让 iPad Pro 足够能替代当下我们的传统 Mac 工作模式,也造就了 iPadOS 有点潜力无限的意味。

不过,限制 iPad Pro 扮演更强「生产力」角色的,反而是那个 USB-C 接孔。

这里指的并非是扩充埠的型态或是提供的传输速率,毕竟 iPad Pro 已经配备了Thunderbolt 4,这是苹果产品的最高规格了。

那问题在哪里呢?

是数量!

iPad Pro 的接孔数量太少了,它跟许多智慧型手机一样,只提供了一个 USB-C 接孔。

纵使 Thunderbolt 4 有着相当大的频宽,可以集许多需求於一身,但对於 Pro 级别的产品来说,单个接孔还是给了 iPad Pro 不小的限制。

当然,随着 iPad Pro 越来越偏向生产力工具,苹果也开始弥补扩充接孔的数量。

除了 USB-C(Lightning)这种通用扩充接孔外,iPad Pro 从初代开始,机身上就有设计了一个 3 点的 Smart Connector,以方便外接键盘。

而这里的「外接键盘」种类也逐步的增加为三种,聪颖键盘、键盘式聪颖双面夹以及巧控键盘。

其中,巧控键盘在转轴处增添了一个 USB-C 接孔,藉由机身与键盘的聪颖接点,为 iPad Pro 充电,这样的话,iPad Pro 本身自带的 Thunderbolt 4 便可以拿来外接其他设备。

但,这个 3 颗聪颖接点目前来说只是为了连接键盘所设计,或许是因为频宽的问题,导致无法用来传输资料和进行快充。

而且 3 颗聪颖接点可以说要比 Lightning 还要「封闭」,扩充性非常低。

苹果打算让 3 颗聪颖接点变成 8 颗

照理来说,给 iPad Pro 增加一个 Thunderbolt 接孔便能改变目前的窘境,但对於 iPad Pro 未来的接孔设计,以及巧控键盘二代都有着自己的「规划」。

针对扩充性,根据可靠的供应链消息称,新 iPad Pro 系列并不会改变设计风格,但会将「 3 颗聪颖接点」升级为「 4 颗聪颖接点」,并且数量还会再增加一组,等於总共有 8 颗聪颖接点,分两组并各别设置在顶部与底部边缘。

这样的改变基本上是增加了了原本连接的频宽,且不排除会提升速率。而数量的增加极有可能会为 iPad Pro 带来新配件和新功能。

在此前,为了保证扩充性,传闻苹果正在考虑为 iPad Pro 引入 MagSafe 磁吸充电。

於此同时,更多人认为 iPad Pro 上的 MagSafe 会与 iPhone 类似,存在於背部的固定区域,与现在的 MagSafe 充电器相容。

然而相关的报导则表示,其实 iPad Pro 上的 MagSafe 可能更近似於 MacBook Pro 上的充电形态,MagSafe 与 Thunderbolt 双管齐下。

而在後盖上的 4 颗聪颖接点不仅会为 iPad Pro 本身带来快速充电,还会替连接到 iPad Pro 上的外接设备供电。

为此,iPadOS 16 也允许设备制造商藉由加入 DriverKit 的方式,来为 iPad 建立驱动程式。

新增的「 4 颗聪颖接点」与通用接孔(如 USB-C)不同,它依然会是 iPad Pro 独享,并需要配合额外的官方配件来使用。

早在今年 4 月,苹果也获得了下一代巧控键盘的专利,并随之公布。从专利图可以看出,新一代的巧控键盘最大的变化可能会是折叠形态,以及具有 Apple Pencil 收纳空间。

现在 iPad Pro 的巧控键盘在打开之後,仅有一个角度,能够变化的程度较小、较单一。

而专利中的键盘增加了一个「画板模式」,在不拆卸的状况下,便能提供绘画板的效果。

▲ Surface Laptop Studio

实际上,这两种模式十分接近微软的 Surface Laptop Studio  「三合一」模式。

更多模式的新巧控键盘,以及扩充性更高的 iPad Pro,再搭配 iPadOS 16,iPad Pro 似乎有着更光明的未来。

这样就能让 iPad Pro 变实用?

更为丰富的扩充接孔搭配功能更强大的 iPadOS,理论上来看,iPad Pro 也正在变得「实用」。

但与 MacBook Pro 不同的是,多出的 4 颗聪颖接点并非是通用扩充接孔,苹果似乎也并没有开放这个聪颖接点协议的计划。

另外,类似的磁吸式针脚触点的可靠性仍然存疑,初代的 iPad Pro,以及现在的巧控键盘,都有着接触不良的状况发生。

透过增加触点的方式来扩充连接性,的确能够轻松达成,但对於一款 Pro 级别的设备来说,依然使用不那麽可靠的接孔反而相当不专业。

增加触点接孔後,旧配件将很难相容於新设备,就类似 iPad Pro 更换设计後,触点也随之更换位置,想要使用官方键盘就一定需要重新购买。

在产品出现更迭之後,旧配件、旧键盘等也容易引发相应的「环保」问题。

新 MacBook Pro 的设计之所以变得十分「实用」,主要的改变是接孔多样化以及通用性,从 SD 卡槽到 HDMI 这些常见的介面都给了,且 MagSafe 3 和 Thunderbolt 4 都可用来快速充电。

但到了 iPad Pro 这里,倘若与传闻一致的话,引入的「4 颗聪颖接点」,只不过是针对当下的需求带来提升,而非是面向未来的全盘考量。

因此我们认为,对於全新的 iPad Pro 想要变得更为实用,其实在机身上再加一个 USB-C 就行了。

延伸阅读》

  • iPad 10 外传将具有新的外型,这 6 大改变带你一次看
  • 新 iPad 第 10 代规格流出,带你了解最新的 4 大更新重点
  • iPad Pro 将推出 14 寸大萤幕版本?分析师表示 2023 年就会看到
  • iPad Pro 2021 开箱评测:M1 与 iPadOS 的首次相遇

如果想知道更多关於 Apple 的消息、教学、小技巧或是科技新知,欢迎大家点击以下任一 LOGO,追踪我们的 Facebook 粉丝团、加入官方 Line 帐号、订阅 IG 以及 Telegram。

      

 

分享此文: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