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输入描述文字产生内容的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窜红,像是 Midjourney、DALL·E 2、Disco Diffusion 等 AI 绘图工具受到高度关注的同时,也掀起 AI 艺术创作是否具有着作权、训练 AI 工具是否侵权等论战。

美国 Stephen Thaler 博士以自己开发的 AI 系统 DABUS,创作出 AI 生成艺术品《最近进入天堂》(A Recent Entrance to Paradise),希望 DAUBUS 能成为这幅作品的着作人。不过,他向美国着作权局(U.S. Copyright Office)提出申请遭到拒绝,转而求助法院,对着作权局提起诉讼,企图推翻先前决定。

「我们确认着作权保护不会扩展到非人类作者」,列为被告的美国着作权局表示,这是基於着作权法案的描述、最高法院先前的判例,以及联邦法院拒绝将着作权保护扩展到非人类作者身分所做的决定。着作权局的指导方针是将人类作者列入保护范围,如果确认作品不是由人类创作,将拒绝登记申请或者索赔。

此外,美国着作权局认为 Stephen Thaler 说辞反覆,自己声称「他提供指示,指导 AI 创作作品」,「AI 完全由他控制」,或者「AI 只在他的指导下运作」,着作权局已向法院要求驳回此案。

▲ DABUS 创作的 AI 生成艺术品《最近进入天堂》。(Source:PetaPixel)

AI 艺术创作引起的争议还不只於此,另一大问题在於侵犯着作权之嫌。今年初就有 Sarah Andersen、Kelly McKernan、Karla Ortizn 三名艺术家联手律师,对 Stability AI、DeviantArt、Midjourney 三家公司提集体诉讼,声称它们在未经原创艺术家同意的前提下,从网路上抓取 50 亿张图片训练 AI 绘图工具,侵犯了无数艺术家的权利,对艺术创作和交易市场造成伤害,这起诉讼正在进行当中。

AI 绘图工具背後是否侵犯着作权是相当复杂的问题,专家表示需在法庭上解决。使用者普遍认为,以受着作权保护的数据资料训练 AI 模型是在合理使用原则的范围内,但每个案件是否合理使用受保护数据必须由法院裁定。

▲ Karla Ortiz 联手其他艺术家、律师,向三家 AI 绘图公司提告。

台湾也有 AI 艺术创作的争论,而且就在昨日炎上。作家吴淡如在粉丝专页上传《樱花猫少女》作品,原本称是自己第一张「电脑绘图」作品,但被部分网友质疑她以 Midjourney 产生的「AI 绘图」,与大众认知的「电脑绘图」差很大,後者多是创作者利用 Photoshop、Illustrator 等软体亲手绘成的作品,而非使用 Midjourney「咏唱」上百个提示字词自动产图。

吴淡如因错误言论被纠正,反击认为 AI 算法也是一种新型的电脑绘图。随後将原本贴文内容强调为「AI 电脑绘图」,并请律师针对留言辱骂的网友蒐证。

▲ 吴淡如以 Midjourney 创作所谓的「AI 电脑绘图」引爆网友争论。

ChatGPT、Midjourney 等生成式 AI 新工具到来,人们对於不熟悉的事物感到焦虑是必然的,虚心学习如何与它「沟通」、熟悉工具,将是现代人需要具备的新技能。而新科技发展和法律监管保护之间如何取得平衡,一向是需要众人花时间讨论,才能达成共识、平息争议。

  • U.S. Copyright Office tells Judge that AI Artwork isn’t Protectable
  • AI art tools Stable Diffusion and Midjourney targeted with copyright lawsuit

(首图来源:Unsplash)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